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在柔性電子、半導體制造及新能源材料研發領域,薄膜電阻的精確測量是評估材料性能的核心指標。Delcom20J3STAGE薄膜電阻測量儀憑借其非接觸式渦流技術、高精度傳感器及智能化軟件系統,成為行業實驗室與產線的關鍵設備。以下從操作流程、核心功...
光學顯微鏡適配器通過多通道光路設計、智能濾光片切換系統及環境光控制技術,有效破解熒光與明場成像沖突,實現兩種觀察方式的無縫切換與高質量成像,具體分析如下:多通道光路設計:獨立傳輸與干擾隔離適配器采用分光棱鏡與可調濾光片模塊,構建獨立的光路傳輸通道。熒光激發光(如488nm激光)與明場照明光通過不同路徑傳輸,避免光路串擾。例如,在活細胞動態觀測中,適配器可同時獲取細胞形態(明場)與分子標記(熒光)信息,且兩種信號互不干擾,成像清晰度顯著提升。智能濾光片切換系統:快速響應與精準匹...
在半導體制造中,晶圓表面缺陷與焊點質量檢測是保障芯片良率與可靠性的核心環節。前者聚焦于納米級表面完整性,后者則關乎封裝結構的電學與機械穩定性。兩者通過光學、聲學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,構建起從晶圓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全流程質量防線。一、晶圓表面缺陷檢測:納米級精度的“顯微獵手”晶圓表面缺陷檢測需覆蓋顆粒污染、劃痕、晶格畸變及薄膜厚度異常等微米/納米級缺陷。主流技術包括:1.明暗場光學檢測:通過激光束掃描晶圓表面,利用反射光強差異識別缺陷。例如,KLA-Tencor的2930系列...
主動減震臺作為高精度儀器的核心支撐系統,通過集成傳感器、控制器與執行器,構建實時動態補償網絡,可有效抑制地面振動對設備的影響(振動衰減率>90%,頻率響應范圍0.5-200Hz)。其核心技術突破傳統被動減震的單一阻尼機制,通過智能算法實現毫秒級響應,為半導體制造、光學檢測等領域提供納米級穩定性保障。一、核心架構:感知-決策-執行的三級聯動系統1.高精度振動感知層:采用壓電陶瓷加速度計或激光干涉儀,以10kHz采樣率實時監測臺面三軸(X/Y/Z)振動位移、速度與加速度,精度可達...
主動減震臺作為精密儀器(如掃描電子顯微鏡、原子力顯微鏡)的核心支撐設備,通過實時監測與動態補償技術,可有效隔離地面振動(頻率范圍0.5-200Hz),將振動干擾降低至微米級甚至納米級。其安裝質量直接影響減震效果與儀器穩定性,以下為分步安裝指南。一、安裝前準備:環境與設備雙維度校驗1.場地條件評估①地基要求:選擇鋼筋混凝土結構地面,承載力≥500kg/m2,避免安裝于地下室或靠近電梯井的位置。②環境控制:確保室溫恒定(20±2℃)、濕度≤60%,遠離空調出風口與強...
在精密儀器、高級制造和科研實驗領域,微小的振動都可能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,甚至導致實驗數據失真或產品精度下降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主動隔震臺應運而生。它是一種能主動檢測并抵消外界振動的先進設備,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制造、精密光學、地震觀測、航空航天等領域。本文將介紹它的工作原理、主要用途及其在現代科技中的重要性。一、主動隔震臺的核心技術與傳統的被動隔震(如橡膠墊、彈簧減震器)不同,該設備采用主動控制技術,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振動,并利用控制系統驅動執行機構(如電磁作動器)產生反向作用力...